A.
一个周末外出就餐 坐在窗边的位置. 

窗外 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和一位漂亮的女士正在热情得比划着. 

那孩子时不时流着口水 那位女士时不时帮TA擦擦. 

想来这位女士应该是TA的母亲了.
 
"唉, 这样的日子该多难熬啊. 既然知道先天性有问题, 为什么还要把TA生下来呢? 孩子该有多痛苦. 家人该有多痛苦." 我对先生说.

先生搅动着咖啡, 缓缓得说: "我们不是TA, 不是TA的家人, 我们并不能判断TA, TA们是否痛苦, 有多痛苦."

"怎么可能会不痛苦? 别的孩子都跑跑跳跳的, 可TA只能坐在轮椅上, 而且还要受身体上的折磨." 我有些不能接受.

"嘉兰, 我们不应该用我们的眼睛, 我们的感受去判断别人的喜与乐, 哀与愁. TA可能觉得度日如年, TA可能觉得这样已经很好. 我们不是TA, 不是TA的家人, 我们不能为TA们代言."
 
B.
在“大农村”这么多年 感觉心理崩溃的时候非常多.

这里没有CBD似的商业氛围, 很难见到小资情调的场所, 满大街望去...... (此处省略一千字), 让人感觉很是绝望.    

唯一的欣慰, 就是难得天气好时, 能出门和小花儿小草儿羊啊牛啊马啊的打个招呼, 拍拍蓝天, 拍拍大地什么的. 

当然, 平日里能把一日三餐安排好, 感觉也还不错. 

经常和先生找茬: "你看看欧洲养那么多懒人, 现在好了吧,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我们大中国多少拼命少年, 前进中的国家才有希望!"

先生是个严谨到近乎于苛刻的人: "哪里都有勤奋的人, 懒惰的人. 基数大小的问题. 而这个基数的多少, 取决于制度, 环境和家庭教育. 你接触的美国学生懒吗? 好多大学的图书馆都是24小时开放的. 你接触的德国人懒吗? 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大有人在吧. 你公公, 荷兰人, 懒吗? 一天工作八九个小时, 晚上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high起来连周末都搭进去. 懒惰的人, 在哪里都会心安理得得想着法子得懒惰; 勤奋的人, 在哪里都会勤奋. 中国的拼命少年多, 那是因为中国对‘成功’的定义只有那么几个, 大部分人都生怕偏离了轨道, 竭尽全力向主流意识靠拢. 这样真得好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 人是多样性的, 社会形态是多样性的, 我只用选择我们俩都认同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想起前两天《锵锵》里聊陆生的那一期话题, 里面提到"大陆学生选专业, 选导师往往不会依照自己的兴趣来选, 而是依照哪位导师在内地更有名气, 更有市场." 

在有些人看来, 这或许太不可思议, 违背自己的本心花费那么多时间只为毕业后可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而在另一些人来看, 这似乎又很正常. 功利心自古就如此, 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 理所应当. 

文涛说: "当一个社会处在低端的时候, 它就比较容易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就." 

说实话, 刚听到"低端"这个词的时候, 内心感觉特别困惑. 

中国近几十年发展得这么快, 这么好, 前景一片大好, 怎么能用"低端“来描述呢? 

但转念一想, 好像又不无道理. 

想想流水线一般的教育体制, 想想那些新生儿打一开口说话就被各种“期待”, “期许”包裹着, 稍大一些就被各种兴趣班牵制着, 再大一些就是各种排名, 各种拼爹拼妈拼学校, 成年之后拼男友拼女友拼车拼房拼头衔. 大人累小孩儿累, 只因为生怕达不到社会所认同的"成功"标准, 做不起人, 被人笑话. 

有一段时间, 心心念念得想回上海, 做梦都梦到在陆家嘴晃悠. 

"大农村"的"平静"着实让人窒息.
 
说给先生听时, 他问了我一句话: "我让你想的那两个问题, 你都想明白了吗?" 

两个问题:
1. 我这辈子活着, 是为了什么?
2. 不考虑地域因素, 我每天把时间精力花在什么事情上最使我有成就感, 最开心?

"第一个问题我想明白了. 第二个问题还没想出来." 不免觉得有些委屈, 因为这两个问题着实很难回答.

"那就继续想. 多少人一辈子懵懵懂懂得就那么过去了, 临了了后悔. 后悔也晚了. 要活, 就要活得尽兴. 即便全世界都不理解你、反对你, 我支持你就行."

听了先生的话, 我突然又多了一个问题扔给自己: 我, 为什么要回上海? 

因为觉得上海和自己的气场很搭? 因为那儿的朋友多? 因为那儿有好多好吃的, 好多shopping的地方? 因为那儿机会多, 有生机? 因为那儿有很多fancy的头衔? 因为那儿显得高大上, 相比起"大农村"的矮土矬?  

那我为什么又这么排斥呆在“大农村”?

因为没有好看的衣服? 因为语言不够优雅? 因为没有足够小资的餐厅? 因为没有环境带来的优越感, 谁也不care你是哪根葱? 就算你开法拉利, 如果不是在高速上, 油门踩大点儿还遭人厌?

先生常常和我说: "你在哪里, 家在哪里."

而最初的我会觉得: "怎么能是我在哪里, 家在哪里呢? 应该是哪里更有利于彼此的发展, 家就在哪里啊." 

现在想想, 这种差异还真就是不同制度, 环境和家庭教育下产生的结果. 

在这种差异之下, 夫妻双方需要做的, 不是一方完全倒向另一方, 而是找到一个折中点, 每个人都照顾到一点儿. 
 
C.
我发现, 一个人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不在于读过多少书, 走过多少地方. 而在于思辨, 沉淀, 运用. 

"读书多只代表增长了多少知识, 并不代表增长了多少智慧". 

走过再多的地方, 如若仅流于形式, 不去观察、 理解、 体会、 思考, 也只不过是在地图上又多了一个标记而已. 

"不向静中参妙理, 纵然颖悟也虚浮."

2014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