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51. 新的生命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问过不少父母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选择要孩子?” 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因为我们喜欢孩子。” 有的说:“因为我们彼此相爱,希望能够有个孩子来继承我们的爱。” 有的说:”没有为什么吧,就是个自然而然的事。想到自己百年之后,还有个后代留在这个世界上,多少算是一种传承。” 有的说:“因为家里父母催命,生个孩子落得个耳根子清净,反正生下来也不需要我们自己带。” 有的说:“我和另一半的生活枯燥无味,生个孩子家里热闹点儿。” 有的说:“外边诱惑太多,生个孩子家庭关系可能稳固点儿,毕竟有个血肉牵扯着。” 有的说:“生个孩子等我们老了,哪怕婚姻关系中途破裂,总还有个亲人,我不会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有的说:“这个世界还挺有意思的,我们就想着要个孩子,让TA也来感受感受这万花筒一般的世界。” 也有的说:“没想要的,无意中怀了,怀了也就生下来了。”

仔细看过所有的这些回答之后,我发现,在更多的情况下,一个新生命被降生到这世间,是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私欲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始终无法将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无法放下自己内心想要掌控一切的欲望,也无法接受孩子走上任何与自己认知相悖的道路。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当我们要孩子的动机纯粹是源于私心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里就打下了这样一个烙印:“孩子是从属于我们的,我们是TA们的主人。” 在这样的潜意识之下,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当孩童做了违背成年人意愿的事情,不符合成年人期望的事情时,成年人会对孩童大放感情债,全然忘记这一份父母子女的缘分是由谁动念而成。

“因为我们喜欢孩子”,是我听到的回答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会追加另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孩子,是指喜欢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一个事事处处都需要依赖你们的孩子,还是指喜欢为人父母,能够陪伴一个新的生命一同成长、一同经历酸甜苦辣,直到年老的这种感觉?” 对于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相对准确得预期到,当一个孩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时,父母与TA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怎样的演变。很多父母在面对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行为能力的孩子时显得手足无措甚至恼羞成怒,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决定要孩子之前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为人父母究竟意味着什么。

必须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完全没有要无视父母辛勤付出的意思,更没有要否认为人父母不易的事实。我只是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供我们成年人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种下的因,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来承担这个果。如果我们只是单纯迷恋自己做为“施予者” 、做为“主人”的感觉,不愿意承认孩子实际并不从属于任何人、做不到时刻反观自我、不认为自己需要实践终生成长,那么,选择去养宠物狗可能会是更好的一个选择。孩子,作为和我们同样的生命个体,TA终会有想要摆脱指令与束缚的那一天,想要做自己、独自探索世界的那一天,当那一天来临时,再来后悔说当初不应该要孩子,就太晚了,也十分可惜。
 
领悟52. 父母之恩
 
我很感激我的父母,无论如何,都觉得自己是幸运之人。
 
我的父母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心地纯良的人,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也都有很强的进取心,做事认真负责,为人真诚、不吝啬。于我而言,能够遇到这样的父母为我奠定生命底色,心中充满感激。
 
上天丢下来一副牌,好牌或是烂牌,没得选。好在,牌就是牌,牌是“死”的,打法却可以是“活”的。 牌要怎么打,能不能把一副烂牌给打好了,是自己后天的造化。
 
领悟53. 关于目标
 
在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因为自己能够全身心专注于“清晰又明确的目标”而倍感自豪。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按照计划被拿下,自信心越来越充足,内心日益笃定:“只要努力,这世上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时间滴滴答答,当它走到某一个节点的时候,“魔法”消失了,一向清晰又明确的目标消失了,内心的声音不见了,即便是已经达到预设的目标,自己也全然感觉不到快乐,相反,还伴随着各种的不确定、不安心甚至是惶恐,一切都显得那么可笑,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在重新反思“目标”的旅途中,我被问到过这样几个问题:“人生道路上,为什么一定需要目标?”、“当实现既定目标之后,接下来呢? 只是在为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而努力前进,你有留意过自己因此而失去过一些什么吗?” 、“如果无法达到你预设的目标,会怎样?你的本质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吗?”
 
若干年后,在一本开悟的书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只有在有目标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受干扰。当我们有个目标,我们就会变得有点执迷。譬如说,假设我们的目标是驾车去往某个地方,却有车子挡在我们的正前方,阻碍了我们的路,它就变成一个讨人厌的东西。但如果我们没有目标,就没有关系。无论是噪声,还是感觉这里或那里痒,都没有关系…… 禅修者常常有要达成某件事的强烈的企图心,当他们受到干扰,就会经历各种混乱痛苦,他们会失去信心,感到挫折,会责备自己,责怪这个技巧。” 遂开悟。

领悟54. 午餐的启示
 
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每天早自习结束,再到第一堂课开始,没记错的话,中间也就那么二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铃声一响,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跑到学校大门外买早餐。大冬天的,站在校门外,捧着热乎乎的早餐,三下五除二,再急匆匆地跑回教室。工作之后更是如此,别说三下五除二了,没空吃饭没空上洗手间是常态。
 
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有时甚至还会为自己的“高效率”而心生一些小得意,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位温文儒雅的西班牙裔老教授。同教授共进午餐时,一如往常,我这边扒拉两下搞定了,坐在对面的教授则是优哉游哉,不慌不忙,不时的还要评点一下食物的滋味。
 
“你吃饭那么快,还记得自己刚才都吃了些什么,而每样食物分别都是什么味道吗?” 放下手中的刀叉,教授笑眯眯地问到。见我愣在一边,老教授自顾自的说:“食物是每日滋养重要的组成部分,要细细的品尝、回味,我们才有可能从中吸收到最大的养分。如果只是机械性的,到点了就进食,我们会慢慢失去对于美好事物的敏锐度,那么,过一天和过一年也就没有任何区别了。仔细想想看,这世上,能有什么事情,比呼吸、吃饭、睡觉更重要呢?”
 
领悟55. 回到原点
 
早年在奢侈/品味行业摸爬滚打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人这个物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可怜的。世间万物,各有其归属,顺其天命,心无旁贷;唯有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来,为什么而活,跌跌撞撞一辈子,心有不甘,心有不满,因为恐惧,担心被看不上、被嘲笑,所以小心翼翼、处心积虑,竭尽所能得往自己身上添加各式各样的“外衣”:地位、名誉、钱财、人脉、背景… 所有的这些是如此的重要,所有的这些都决定着“我”将被世人如何对待。可一旦我们拥有了这些“坚实”的外衣,有些人又会变得惶恐不安,因为害怕失去,害怕被冷落,害怕那种被奉为“王”的感觉转瞬即逝。于是我们鞭策自己向外界索取更多:更高的地位、更多的名誉、更丰厚的钱财、更高阶的人脉、更好的背景… 我们“辛勤”搭建自己的“城堡”,经营着自己的“王国”并享受自己苦心经营的成果:我们受到赞誉、我们接受追捧、我们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热泪盈眶。直到有一天,当我们年老色衰,不得不从高位上退下时,我们的身边开始出现更引人注目的新生力量时,我们的“城堡”崩塌了,我们的“王国”不见了,我们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剩下一个不再拥有任何“外衣”,一个从来都不曾真正强大过的自己。
 
《菜根谭》中讲:“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译文:“我富贵人们就敬仰,敬仰的是官服和绶带;我贫穷人们就轻视,轻视的是布艺与草鞋。人们敬重官位而不是我,我有什么可高兴的?人们轻视布衣草鞋而不是我,我有什么可恼怒的?” - 蔡世忠)。
 
某一年,我告诉自己,要成为一个不需要借助任何“外衣”,也能够深深爱上自己、帮助自己越来越好并充分享受生命的人。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先脱去所有的“外衣”,赤裸裸得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一路向后退,退回到出生时的状态,那个赤身裸体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我想要看到的,就是那个最为真实的自己。
 
领悟56. 关于梦想
 
央视曾经组织过一次采访,采访那些奔走于各类兴趣班的孩童和家长。记者问其中的一个小女孩儿:“你喜欢拉小提琴吗?” 小女孩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不喜欢。” 记者接着问:“那你最喜欢什么呢?” 小女孩笑着说:“我最喜欢画画。” 另一个房间,记者采访小女孩的妈妈:“您觉得您女儿喜欢拉小提琴吗?” 女士回答:“应该不是很喜欢。” “那您觉得她最喜欢什么呢?” 记者问。 “我不太清楚呢,应该是跳舞吧。” 这位妈妈回答。类似的问题记者问到兴趣班里的一个小男生,小男生答:“我不喜欢。” 记者追问:“为什么不喜欢呢?” 小男生瘪起嘴巴,一脸烦躁:“就是不喜欢啊,他们硬要我学,很累、很烦。” 另一个房间,记者采访小男孩的爸爸:“您觉得您儿子擅长什么?” 中年男子吞吞吐吐:“好像…到目前…还没有发现他擅长什么,有什么过人之处。” 采访的最后阶段,记者问在场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你们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吗?”、“你们还记得你儿时的梦想是什么吗?”,现场一片寂静。半响,有妈妈发言:“我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甚至到了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填的也是和画画相关的专业。我爸爸发现之后,说我不务正业,就给我改了… 我其实挺喜欢画画的。” 另一位妈妈说:“我真的想不起来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了,我想不起来了。”
 
平日里,我时常写一些有关孩子的话题,因为在我看来,孩童实在太可怜 :在成人的世界里,孩子,没有话语权。这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到这个世间的新生命,在还未能全面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未找寻到自己的天命之前,就被成年人用各种各样的枷锁禁锢着。这些个“枷锁”,在成年人的眼中,叫做“爱”。懵懵懂懂的年纪,穿梭于各种学习班,参加各种比赛,小小的身躯承载着成人世界里的各种规则,被贴上各种标签:“要达标” 、“不能落后” 、“要有出息”….  
 
一个没有见识过大自然的美与聪慧的人,无法理解到人类社会的智识其实是多么的有限。就好像一个从来不曾拥有或追逐过梦想的人,无法理解什么才是“梦想”,“梦想”的力量到底能有多么的强大。
 
我写下这段文字,不求能够影响到多少人,只求能在成人的世界里引发一种思考。下一次,当你听到身边的孩子说:“我想要唱歌” 、“我想要开轮船” 、“我想要去外星球” 、“我想要做世界上最棒的理发师” 、“我想要靠自己的力量造一栋房子”的时候,不要急于评论,不要急于阻止,不要因为我们自己内心的那点儿“上不上的了台面” 、“靠这个怎么吃的上饭” 、“怎么就这么点儿出息” 、“你以为你是谁,不知道天高地厚”这些个杂念,扼杀掉一个孩子最本真的表达。实际上,我们扼杀掉的,还不止是一个本真的表达,我们扼杀掉的,是一个生命寻找自身天命的道路。

领悟57. 直线思维
 
十来岁的时候,偏科偏得厉害。每每收到不好看的卷面分数,我就安慰自己说:“事物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 ,“以偏概全是不对的,试图拿几个考分来评判自己的潜能是不对的。”
 
二十来岁的时候,借着“新手的运气”,一路向前,真正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事后细细回想,其实也并非是自己所以为的诸事顺遂,不过是得益于全心专注,能够忽略掉种种的阻遏而已)。“事物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这句话早已被抛到脑后。如果可以“直线式上升”,为什么还要选择“螺旋式上升”呢?
 
三十来岁的时候,直线式匀速发展的精密规划变成一张废纸。我被困在生活的迷宫之中,费尽心力,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出口。那时的我,不仅失去了少年时期的辩证思考能力,同时也失去了花样年华时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笃定。直到有一天,遇到两位智者。其中一位对我说:“人生就是这样的,我们总在不断努力,在不断的奋斗中去体验成功的喜悦,有时候不总是同时发生,但总会到来。我们应当意识到努力、付出与时间上的关系,它们并不会总是同时发生。想一想,有时候过程比结果还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另一位则说:“事情不总是按照直线发展的,事物的演变有多种多样的形式:S形,L形或是螺旋上升型。不要纠结于以什么形式发展,而是要留心观察每一段经历它想要告诉你什么。每一段经历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领悟58. Prejudice-free(关于偏见)
 
偏见:因先入为主的印象或观念而产生的局限于某一方面的、不公平的或固执的见解。我们每一个人,在看待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现象或是某一个人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偏见。而认识到这一点并提醒自己免于陷入偏见,对我们建构理性的思维结构,增加智识绝对是有必要的。
 
举两个我自己的例子:
 
(1)早就听说有一位智者,自幼才华横溢,有着非凡的智慧与定力。按理说,我对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不心生好奇之心的。可每次看到有这位智者出现的采访节目,我都一一跳过,不予理睬,原因说起来是幼稚又可笑:因为此人相貌着实特别。意识到这种偏见之后,我要求自己先把其相貌独特这件事放到一边,抱着听听看的心态,点进一期采访节目。一个小时过去,相貌不相貌的,已被忘到九霄云外,心中只有诚服与感恩。诚服于智者的慧根与洞悉一切的能力,感恩自己能够抛去偏见,才得以收获到这宝贵的心灵财富;
 
(2)佛教。一直以来,我都对佛教带有一定的成见。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一,私以为,一个人心地纯良与否,不应该由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来决定,而应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怀着一己私利之心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这样的人,并不是真的纯良;二,我个人对于普世大众整天为了自己那点儿破事跪来跪去、拜来拜去的这种行为非常不感冒。求安康、求钱财、求姻缘、求子福、求考试过关、求一步青云,佛祖一年四季就没个歇息的时候,而我们自己的功课,认真做了吗?做充分了吗?必须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完全没有要冒犯任何信徒的意思,相反,对于真正的信徒,我发自内心的表示尊重。人生是一场修行,通过修行在世间传播“真善美”的行为,是值得被敬仰与称颂的。因为这样的想法,我一直远离佛教,全然无好奇之心。可不曾想,己亥猪年的冬季,一本德国哲学家的小书把我带到了佛陀的世界,在这位德国哲学家的书中,他清清楚楚地写着:“否定自我,是佛陀教义的基本原则… 根据佛陀的教诲,带来解脱的并非祈祷、恩宠或牺牲祭献,而是知识… 知识本身就是解脱与得救。” 原来如此!佛教说到底是门哲学,而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宗教。由此,我开始探知佛陀的智慧,想要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悟。这是一场奇妙的旅程,因为对哲学的热爱,破除了我对佛教的成见,因为破除了对佛教的成见,东西方的智慧得以展现在我的眼前,进入我的心间,是一种经由湖泊流入大海的感觉。
 
领悟59.  “早教”、“区块链” 与“国学”
 
最近几年,市面上炒得比较热的几个词:“早教”、“区块链” 、“国学”(当然,远不止这几个热门词汇)。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依据网络上现有的解释,“早教,早期教育,也指早期智力开发”,“区块链,起源于中本聪的比特币,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不依赖第三方、通过自身分布式节点进行网络数据的存储、验证、传递和交流的一种技术方案”,“国学,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史学、文学、考古学、中医学、语言文字学等方面的学问”。
 
那么问题来了。
 
首先来看早教。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早教?早教的依据是什么?早教的利与弊是什么?实行早期教育,从长远来看,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早教是利大于弊的,那么早期教育到底应该怎么进行?需要采用哪些方法?而采用这些方法的依据和衡量标准又是什么?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早教吗?对东西方的孩子,采取同一种早教模式,达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然后是区块链。我们知道了区块链是一种技术,那么这种技术是由谁推动,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它在执行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挑战?还有什么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如果区块链技术被误用,它的进一步发展会带来哪些不可控的结果?
 
再来看国学。我们在热捧国学之前,要不要先问问自己,哪些学问是完全没有经受过外来影响与交融(如印度、日本、蒙古国),真正经由本土发展起来?这些纯正的中国学问到底包含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我们要学习国学中的哪些精华部分?国学中有哪些糟粕或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体系是需要被摈弃掉的?就拿儒释道来说,儒家思想主张压抑个人表现、崇尚被动个性,“三纲五常”提倡根据地位、辈分以及性别不同而确立等级服从关系,不加思考的按照这个路数走,我们历经坎坷取得的智识进步被迫“一夜回到解放前”便不是不可能。

领悟60. Goodhart's Law(古德哈特定律)
 
以英国经济学家Charles Albert Eric Goodhart(查尔斯·艾伯特·埃里克·古德哈特)的名字命名的”古德哈特定律”指出:“When a measure becomes a target, it ceases to be a good measure.”(“一项指标一旦成为政策制定的依据,便立刻不再有效。政策制定者会牺牲其他方面来强化这个指标,使得这个指标不再具有指示整体情况的作用 。” - 译文取自网络)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映射古德哈特定律的例证比比皆是。商业运作上,单纯以是否能够完成或超越预设的销售额指标,是否能打败竞争者奖惩个体或团队,对商业道德及行为准则规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视而不见,真正的“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日常工作中,办公室里干完活儿也不敢离开的员工大有人在,TA宁愿坐在办公桌边开小差混时间也不回家陪伴家人,为什么?因为害怕被上级领导贴上“不勤勉”的标签,影响自己今后的仕途; 教育上,一切用分数说话,高分就是一切,什么“天然的好奇心” 、“辩证的批判性的思考能力” 、“持续的学习原动力” 、“向上向善的心力” 、“独立自主的品格”这些对人的整个一生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统统都抵不过几张面相好看的试卷;个人生活上,我们将所有的外在单一指标看得比人的本心本性都更为重要,全然忘记,相扶相伴的人生路上,自己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自己又能为对方的生活带去一些什么。
 
单一的思维方式引发错误的行为模式,错误的开端必定指向失败的结局。在做任何重大决策之前,一旦我们发觉自己的眼光只聚焦在一个或若干个点上时,我们就应该停下来,仔细思考,然后再行动。

2019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