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61. 最“卑微”的神甫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自序中,作者Paulo Coelho(保罗·柯埃略)转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圣母怀抱小耶稣,决定降临人间造访一座道修院。神甫们全都非常自豪,他们排起长队,依序走到圣母面前表达他们的崇敬。一位神甫朗诵了美妙的诗篇,另一位神甫展示了他为《圣经》绘制的彩色插图,第三位神甫背出了所有圣徒的名字… 神甫们如此这般一个接一个地向圣母和小耶稣表达了敬意。   

队伍的结尾,是一位在修道院中地位最卑微的神甫。他从来没有学习过那个时代的智慧经典。他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在附近一个旧式的马戏团里工作,他们教给他的全部手艺,就是空中抛球等杂耍。   

当轮到他的时候,其他神甫就像结束这场表达崇敬的活动了,因为那位曾经的杂耍艺人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可说。况且还有可能玷污修道院的形象。然而,这位神甫内心深处同样有一种想为耶稣和圣母奉献点什么的强烈愿望。   

他察觉到了师兄们谴责的目光,有些羞愧地从兜里掏出几个橙子,开始玩起了杂耍。把橙子抛向空中,这是他唯一擅长的事情。   

就在这时,小耶稣笑了,并开始在圣母怀中鼓起掌来。于是,圣母将手臂伸向那位神甫,让他抱了抱小耶稣。”   

领悟62. 每一件事都具有两面性   

一日与我的一位老师聊天,聊到说一个人所能具备的优秀品质。当我提到“上进心”时,老师说:“有上进心固然是好事,可在某些情形下,上进心有可能变成一种执念,执念就不一定是个好事了;同样,一个作风强硬的人会有容不下异议的一面,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或许更加真诚可信。任何事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用为自己的优秀品质骄傲自满,也不用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自觉形秽。”   

这些年来,老师的话语始终环绕心间,帮助我更加客观、清晰得看待自身与他人所具备的个性特质,尤以在夫妻之间产生分歧和摩擦的时候。了解到好的可能是不好的,不好的也可能是好的,好和不好可以共存并相互转换这一点,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情绪冲突,避免矛盾升级。 

领悟63. 驾驭   

驾驭的这个“驭”字,做动词讲,意为“驾控马匹” 、“控制、统御”、“乘御、乘驾”;做名词讲,意为“驾控马车的人”(释义取自网络)。   

最近十来年,“驾驭”这个词会时不时得出现在我的脑海当中。一件标价不菲的物品,一项耗费时间与精力的任务,一段需要付诸心力的情感… 一件标价不菲的物品买回来,使用它、保养它,即便损坏了也不过分觉得可惜,便是我在驾驭这件物品,心不为物所牵制;接受下来一项耗费时间与精力的任务,用心完成它并收获喜悦,便是我在驾驭这份工作,而不是工作在驾驭我,我为工作所奴役;在一段需要付诸心力的感情中,如果双方都能够在保有自我的基础上,享受身边人所带来的滋养与愉悦,这段感情就是为人所驾驭,反之则反。   

二十来岁的时候,不这么考虑问题。遇到心仪的物品,令人激动的工作任务,总是不想不顾得就往前冲,生怕得不到,生怕错失掉。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学会了用“等等看”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无论是看中一款质量上乘的通勤包,还是遇到一份让人心血来潮的新挑战,我似乎都会故意延迟一下做决定的时间,问问自己:“为了这份得到,我需要拿出什么来做为交换?需要拿多少?” 换句话说,“为了这份得到,我会失去什么?这种失去是我愿意并能够承受的吗?” 如果答案含糊不清,则果然弃之,为的就是防止自己沦为被驾驭的那一方,处处受到牵制。心为所累的拥有,并不是真正的拥有,在我看来,不要也罢。

领悟64. 边界线
 
“边界”在我看来分为两种,一种是知晓自我的边界,另一种是知晓并尊重他人的边界。
 
什么是自我的边界?老话里讲“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可算作是知晓自我边界的一个例子:没有那个技术和耐性就不要揽一些个要求颇高的活儿。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觉得天地广阔无边,自己的能量也同样广阔无边:人家能唱歌,我也能唱歌;人家能画画,我也能画画;人家能上月球,我也能上月球,应该还不止是月球。直到有一天,看到电视里人家招考飞行员,一个二个的被安排在转椅上360°狂转一分半钟,以考察他们是否会出现晕眩的感觉。小小的我站在电视机前,好奇得跟着在原地转了六七个圈儿,转的自己晕头转向,半天缓不过神来,于是明白,上月球是不可能的了,自己的能量也并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般广阔无边。人,是有局限性的。自此,我开始留意并探寻自己的边界线:哪些可以做,哪些做不了,哪些做起来事半功倍,哪些做起来是自不量力。为人的准则,亦是如此。认识自己,是一辈子的功课。
 
什么是他人的边界?与人交往过程中,提前了解他人文化上、习性上的禁忌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当然,要遇着个脑回路复杂或是疏于表达的人,你也没辙儿);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尊重并保护孩童的独立与隐私,夫妻之间不逾越共同协商好的私人空间,亲戚之间不相互传话嚼舌根,这些都叫做尊重他人的边界。
 
很多的妻子或是母亲(对不起,拿女性做例子。我自己就是女性,也有着同样的毛病,分享出来,供思考,共勉),心中拥有着无限的爱。出于对丈夫或是孩子的爱,我们经常无意识地就随意闯入对方的空间,自顾自的将心中的爱意或是需求表露出来,无论对方是否愿意,在此刻,被打扰。这个时刻可以是丈夫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是孩子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可能在学习、可能在听歌、也可能在写自己的心情日记):“诶,你着凉了吗?我听到你打喷嚏了!” “你渴吗?出来喝口水吧。” “来,把这碗汤喝了!” “来,你让一让,我来把窗户打开!” “你饿不饿?要不要吃个苹果?”“来,帮我搭把手!”。当我们遭到对方面露不悦的回应之后,我们觉得委屈、受伤,觉得对方不知好歹或是无视自己的存在,全然忘记,恰恰是我们“侵犯”他人的空间在先。对方并没有要求我们在这个时间点,表达出如此的关怀与爱,TA们只不过是在维护自己的边界而已。
 
这样的观点,讲给夫妻听,大概还容易被理解与接受。可要讲给妈妈们听,怕是要掀起“千层浪”的:“孩子都是我生的!什么边界不边界!” 那么请先不要激动,冷静下来,容我换一种讲法试试看。“爱”这个字,看着甜蜜,感觉温暖,它不应该盛满委屈、不甘、占有、控制与愤怒。任何的“爱”,尊重是前提,同时也需要适当的节制。失去尊重与节制的爱,伤害对方的同时也伤害自己,并不健康。不健康的爱,结不出美好的果。而不美好的果,不会是我们”爱”的初衷。
 
领悟65. “北冥有魚,其名为鯤。”
 
一日旅途中,听蒋勋先生解析《庄子》,提到注解《庄子》的“西学第一人”严复先生。严复先生早年间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1879年学成归国后发现:清朝的很多问题并非仅由发展海军力量能得到解决,尤以“千古未有之深层文化危机”。他在《论世变之亟》中写道:“呜呼!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 公等念之,今之夷狄,非犹古之夷狄也。” 一个国家要进步、要发展,靠的是“生命力中那个强硬的力量以及各种应付国际变换的能力,而非船坚炮利”。
 
试问,中国的文化在唐宋年间或曾达到世界最高峰,为什么到明清之后便一直没落?蒋勋先生如是说:“很多人认为,究其原因是被一个八股考试绑住了。所有最优秀的头脑、知识分子全部在考试。可是考试里面的东西不会考非常梦想性的东西,都是很具体的。因此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民族后来就停了创造力,因为考试不考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需要实验的东西,有实验就会有失败。而考试,不容许失败… ‘空间有多大?时间有多长?时间有没有开始,有没有结束?’这些人类最基本的命题被完全排除在教科书之外,孩子的创意与创造力早早被剥夺掉。殊不知,我们学来的知识就是局限。知识本身就是偏见。读书读得越好,越相信它就越会形成偏见… 庄子提醒我们说,我们被我们自己的知识的偏见限制住,没有办法天马行空。在知识的领域当中,我们永远要知道自己不够。只要有人说‘它固定的答案是如此’,那便是错,因为它切断了所有继续演化和发展的可能… 所谓的老,它不一定是生理上的衰老,而是心灵上放弃继续的追求。”
 
静下心来想一想,人的成长过程似乎就是各种局限与禁锢的叠加。而正因为如此,“护”与“破”这两个字才显得尤为重要。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何境,我们都要学会在有限的、不如意的环境条件中,保护好自己最原始的心智(比如,学会在应付各种教科书与考试的同时还能够充满幻想,在各种外欲横流之中回归本心),破除无谓的枷锁,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自在、愉悦的小天地。这,是我们自己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领悟66. 怎样都好
 
德国哲学家、法学家、政治经济学家以及社会学家Maximilian Emil Weber(马克西米利安·卡尔·艾米尔·韦伯)曾用一句话概括人类这个物种:“Man is an animal suspended in webs of significance that he himself has spun(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仔细观察自己与他人的行为表象,不难发现,马克·韦伯的这句话真正是一语中的。自孩童时起,我们就被教育说,人的一生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才算没有荒废生命(可问题是,这个“意义”,由谁来界定,又是谁说了算呢?)我们被教育,要积极、要进取、要天天向上、要为实现这个那个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倘若不这么做会怎么样?不这么做的人是不会被群体所接受的、是会遭到排斥的、是会被看不上,被边缘化的。“TA怎么会以这样的方式过生活?真是不求上进。” 我们将自己置于行为的高处,对他人别样的选择指指点点,全然忘记,我们也不过是一种“悬挂在自己”或他人“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并不是在否定积极向上的态度或是追寻人生意义的热情,而只是单纯想要分享马克·韦伯这句精辟的归纳总结。因为韦伯先生的这句话,我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个体实际都生活在自己或他人编织的“蜘蛛网”之上,网的大小、结构、精细程度或因个人的视野、想法、选择而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归根结底,它都是一张网,反过来牵制着我们每一个人。没有必要觉得自己的网比别人的网更好看,自己选择比别人的选择更有意义,或是反过来。我眼中的意义,在你看来或许是一文不值,而你眼中的意义,在他人看来或许滑稽可笑,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觉自身的局限性,学会理解并尊重那些与自己悬挂在不同意义之网上的同类们。

领悟67. 意外的惊喜

一日,听到徐文兵和梁冬聊“四季调神”中“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这句话。梁冬问:“为什么人的眼睛、鼻子、耳朵都是两个孔,而嘴只有一个孔?” 赶紧放下手边的事儿,竖起耳朵认真倾听。要知道,这可是自我孩童时起几大无解之谜中的一个。还记得那个时候,带着这个问题问了不少成年人,可惜不是被搪塞掉就是被指责“没事干,尽问些无聊的问题”,渐渐的也就不再发问了,但心中总有不甘。

徐先生解释说:“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物,因为天地间是有交流的,地气蒸腾上天变成云,云变厚凝结变成雨降落下来,大自然有这种循环,才诞生了所有的生物… 阴在上,阳在下,如此才会有生命… 而双数属阴,双数在上。”

暂且不去追究这个解答是不是经得住考验,第一次,儿时的问题得到了回响,心中甚是喜悦。并且,梁冬问了这个问题,说明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事儿,而不是我脑子有毛病,整天想些个看似无用的问题(另外,听了徐先生从中医的角度给出解释之后,我的下一个问题是,既然双数在上,单数在下,那为什么我们不是两个头,一只胳膊一条腿呢?一个头,单数,是属阳的啊)。

就在自己即将钻入牛角尖的时候,想起曾在书中读到的一句话:“有些事情其实不必勉强去懂,勉强自己试图去了解,却徒劳无功,其实是时候未到,时候到了自然了然于胸。” 就拿梁冬问的这个问题来说好了,我不也是等了将近三十年才等到个回响吗?所以,不急、不急。

领悟68. “日日是好日”

几年前,家里打算换新的洗衣机与烘干机。打包旧机器的时候,我问先生:“这两台洗衣机、烘干机你用了多久?” 先生想了想,回答说:“十五六年吧。” 我便在心中算了一算:一台洗衣机用十五年,那一个人一辈子,就打活到一百岁好了,也用不到七台洗衣机。瞬间觉得人的一生好短暂,真正需要好生思量,这转瞬即逝的时光要如何度过才最是合乎心意。

后来读日本茶道师森下典子女士写的书,里面有一段话和我当时同先生一起打包旧机器的感悟如出一辙:“茶道环绕着季节,也永远环绕着干支。相较之下,人的一生再长寿也只有六七次的干支循环而已。这是多么有限的时间啊?正因为有限,所以更值得我们珍惜与玩味。从干支茶碗中,我发现了这样的体验:‘不管有多么不同的甘苦,仍要勇于活下去,方能孕育出自己的人生。放开眼界,好好活在当下吧!’”

据查,“日日是好日”这句话源自《禅说》:“云门(云门禅师,被认为是诏懿宗时禅宗里云门宗的开山祖师) 垂语云:‘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 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人生,简单点说,不过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连接而成的一段旅程。看得清楚自己,知道什么对自己最是重要,自己所能够承担的极限又是什么,那么每一步大概就能做出清醒的选择。怎么选,都会有所承担,了解到这一点,便能够把心放开了去,真正投入到生活中去,而不是将自己桎梏在不切实际的对外界的期待之中。生活一直都在我们的手中,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它,“日日是好日”。

领悟69. 二元对立论
 
第一次认知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深陷于二元对立论之中,是在和先生恋爱期间。一日午餐过后,我们聊电影中各个角儿代表的不同价值取向,聊物质财富是不是越多越好,效率是不是越高越好,也聊到说人的内心到底是更倾向于独居还是群居。在我表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先生严肃认真地说:“这个世界并不是以非黑即白的形式存在的,也不存在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或是谁比谁更低劣、谁更优越于谁,一切都是我们的假想,都是一方为了宣扬自己的理念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是抬高自己而呈现给世人看的“证据”。假想的根基是很弱的,经不起任何的推敲。这种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会误导我们的认知,将和而不同当作背道而驰,把求同存异当作矛盾对立,也使得我们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世界上的存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要丰富多彩,不是用简单的‘对’与‘错’就能一并概括的。”
 
这让我想起西方的辩证法。《中希时报》的执行总编杨少波先生曾在一期节目中说:“西方的辩证法来自于对话。辩证和对话是通过对话不断地从自己的方向和相反的方向看的结果就是辩证法。当你对一个问题进行悖论描述的时候,往往你就会触及这个问题的核心。有的时候,最大的这种描述和判断就是不好判断,是沉吟,是迟疑。有一个诗人他写过一句话:‘波浪(指海上的波浪),是众神的迟疑。’ 神从不直接判断对错生死。这个迟疑恰恰是人作为人的这种自由的裁量和尺度你的善恶。我的判断是,你来下判断。”
 
对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定义,私以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知常教授在《从二元对立思维到多极互补思维:“历史为谁而存在?”》一文中的阐述最是清晰:“所谓二元对立思维,是指是一种以建构为主的肯定性的思维模式,其中的关键是将‘存在’确定为‘在场’,是所谓‘在场的形而上学’,它以经验归纳法(在其中普遍规定作为结果出现)和理性演绎法(在其中普遍规定作为自明的预设前提而存在)作为基本的思维途径,以普遍性作为基础,以与普遍性之间存在着指定的对应关系并且不存在开放的意义空间的抽象符号作为语言,以同一性、绝对性、肯定性作为特征,以达到逻辑目标作为目的。
 
显然,二元对立思维在传统社会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至今也有其积极意义,然而,由于在二元对立思维中一切都是被‘预设’的,因此它虽然可以成功地教人去借此获取知识,可以使人类去‘分门别类’地把握世界,但一旦被推向极端就会导致一种先设想可知而求知、在可知中求知的考察,一种对于确定无二、只有一种可能性的X的求解,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会导致一种懒惰的、‘无根’的思维,枝干式的思维。遗憾的是,正是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已经习惯于一种视某一种价值观为一切文化价值观的公分母、视一切文化为以某一种文化为中心所投射出来的‘非我’的文化比较模式。这样,由于习惯于从一个固定的视角看问题,结果,所获得的答案事实上也就只能是固定的,所谓‘不是……就是……’、所谓‘有我无你’。然而,这一切毕竟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一旦信以为真,自然就会遗患无穷。例如,一味在‘不是……就是……’、 ‘有我无你’的文化比较模式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文化强分为主要的、主动的和次要的、被动的,就必然无法避免片面性,至于思维成果,也只能是从其中胜利者一元所能得到的东西。而且,文化一旦被强分为主要的、主动的和次要的、被动的,也就部分地丧失了真实与自由。次要的、被动的一方如此,主要的、主动的一方也如此。由于次要的、被动的一方部分地丧失了真实与自由,主要的、主动的一方也就同时部分地丧失了真实与自由。”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落入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中,好处诸多。首先,我们会更加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敬畏世间的存在;我们不会因为简化掉必要的思考步骤而妄下结论,导致冲突;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将能够有机会感知到更多更丰富的元素;我们也能够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件事,使我们的见解更加理性与客观;世界将会有机会向我们展示出它更多的面向,而我们也因此获得更多彩的知觉与内心体验。所有的这些,最终都汇集到一处:避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与决策。人生,简单点说,即是由每时每刻、大大小小的选择与决定连接而成的一段旅程。
 
领悟70. 内心的智慧与力量
 
我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想要寻找一位能够指引我人生道路的导师。在我的想象之中,TA拥有着伟大的智慧、高尚的品德、见识过人,TA通晓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全然不知觉中,我掉入自己刨的坑里,陷入执着。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后,终于,先生一直在我耳边重复的那句话开始进入心间:“你是你自己的主宰,你拥有着你所需要的一切,只是你要相信这一点。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借用了杨绛先生的语录作为译文。)
 
随后的几年,我开始更加有意识的潜心研读,希望能够透过研读看到自己,看到问题的核心所在,看到自己所拥有的智慧与力量。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不曾想,读着读着,还真就看到了自己刨的那个坑;看到最大的路障来自自己,不为他人所设;也看到,凡事并非有因就一定有果,中间还需要一个“缘”字。过分执着、死磕不总是一种美德,我们需要将自己从“被自身认知所障碍住的有限状态中”解脱出来。
 
前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先生曾一语中的:“我们的快乐,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在于我们能放下多少。能放下多少,才是快乐的根源。”回想自己一路(自以为)的坚持与努力,更是发自内心敬仰潘老的大智慧。那些所谓的自尊与执着,到底是内心出于不甘,想要证明一些个预设的期待,还是知道其价值所在,能够入乎其中,所以全心全意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呢?细细想来,曾经的自己还真是有智无慧。很喜欢水墨画家林曦在《你是你的选择》一文中写下的两句话。一句是:“对输这件事怀有深深恐惧的人才会不顾一切要胜利,有人不生活在输赢的逻辑里,所以有人不需要这个胜利。”另一句是:“生命太短,不能搞砸。”这个“不能搞砸”,在我看来,是指要忠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攀缘、不纠结,用心取舍,然后全心投入。如此,便是快乐的旅程。

2019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