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在出生以前,自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一刻起,到肉身终止运行,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唯一的那个,时时刻刻与自己在一起的存在。

既然如此,我们怎么能够奢望他人全然理解自己心中的愿望,期待他人来成全我们心中的念想,妄想他人来承担我们命运中的委屈与伤痛呢?

父母不能、伴侣不能、朋友不能、子女更不能。

清楚地明了自己是谁,什么才对自己顶顶重要,这短短一生,几十年的时光,想要怎么渡过,弄明白这些,才知道如何取舍、如何抉择、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起起伏伏。

如果我们对自己都不上心,我们指望谁来对我们上心呢?

清醒地活着看似难,随波逐流的日子就容易吗?

终归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的,在肉身消亡的时刻。

是想微笑着和自己道别,还是满心遗憾与苦楚,这个大结局自童年时期就要开始思考了。

试想,如果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只是会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

当我们多一分钟为他人而活,我们也就离自己越来越远。当我们离自己足够远,我们会变得没有耐性,我们会开始自欺欺人,我们会感受到悲观失望,我们的体内会更频繁地升起“羡慕嫉妒恨”,我们会更想要控制:自己不好过,也不允许他人好过。

这不是孩童时的我们,所想要看到的,不是吗?

尚未被成人世界“污染”的孩童才拥有真正的“大智慧”。守护好那份与生俱来的“大智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