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度的高温 骄阳似火 教堂里 午后的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 透过梁柱 洒向地面 宁静清凉却倍感温馨
一位男子独坐其中 虔诚祷告 亦或忏悔 亦或追思
男子在教堂里坐了许久 我也就在后排看着他许久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
突然间 脑海中浮现出两句话:“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众生皆苦”
宗教信仰 这样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话题 历史长河中 多少争斗多少血腥多少命丧黄泉的同时 又有多少虔诚多少慰藉多少大爱
而此刻 在这里 一位需要独诉衷情的男子 一位背部微驼、默默清扫尘灰的老者 两个寻找遮荫处的外来人 各自都因前人的信仰与劳作 在这高大庄严的教堂里 获得片刻蔽护
人 生来孤独
多少无知恐惧 多少心酸境遇 这世间 唯有自己终日与自己为伴 看着自己哭 看着自己笑 看着自己跌倒 又看着自己爬起来 跌跌撞撞向前行
在这里 一扇大门之后 有这样一片天地 允许你懦弱 允许你惶恐 允许你悲伤 允许你看到 自己与蝼蚁并无两样
众生皆苦 但苦中仍有希望 苦中仍有甘甜 泥沼里 岩壁上 沙漠中 仍能开出美艳之花
男子为何独坐在此 无从知晓 但他内心深处的需求(需要被看见、被如实接纳、被爱被尊重、感觉到善意和安全)与众生并无不同
无论出生 无论背景 无论信仰 人类在本质上 并无大不同
现实生活中 能够看见自己、如实接纳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能够给予自己善意和安全感的 有几人?
恐怕寥寥无几
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看不见自己的人 难以看到他人;无法接纳自己的人 很难接纳他人;未被真正尊重过的人、不尊重自己的人 不会懂得何为真正的尊重;而无法让自己内心安宁的人 通常也无法让身边的人感受到安宁。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 我们是向外求 还是向内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