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港那天是礼拜日 次日凌晨的航班 所以 足足有一整天的时间 可以接着在大街上闲晃… Read the rest
中环一带溜达溜达 奥林匹克广场里呆上一阵儿 半山电梯乘上一小段儿 再找家蔡澜的越南米粉店吃个晚餐 商场里买点东西 顺便消食儿 晃到个八九点回酒店 稍事休息 就准备动身去机场了
中环我是喜欢的 毕竟是商业中心 多金 起范儿
藏在香港公园里的奥林匹克广场也喜欢 感觉有点像是以弗所大剧场的缩小版
逛到奥林匹克广场的时候 正好有一帮西方人在排练莎士比亚的一出戏 便找到靠后的位置坐下来 看人家排戏
“这才是香港应该有的模样 小巧 袖珍 海纳百川。” 我对柯里说
说实在的 摩登现代 自然淳朴 沧桑古典 积极消极
分镜头之HK(六)
酒店内换乘电梯的时候 一位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前台员工突然停下 礼貌的说:“柯里先生柯里太太 你们今天离店对吗?去机场的车我们礼宾部已经帮您安排好了,九点三十分到。其它有什么需要的,请直接告知我们顶楼的同事。”… Read the rest
酒店服务能做到如此细致的程度 是不容易的
首先 我们不是常住客人 只做短暂停留 且是第一次入住
其次 在手扶电梯上遇到客人 能精准得说出名字复述其行程安排 这些信息如若不是印刻在脑海里 不可能反应那么迅速
当我们达到顶楼时 顶楼员工已经知晓我俩是离店客人 只是上来稍事休息 准备动身前往机场
“我太太咳嗽得厉害,我也感觉不是很舒服。请问,我们可以点两
教堂葬礼
两个多月前 码过一篇文章《体面》 讲了一个从柯里大姨夫那儿听来的故事… Read the rest
原文部分摘录如下:
“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 经过餐桌 老先生跟我说:‘嘉兰,你知道墙上这幅油画里的小女孩儿 是谁吗?’
讲真 一进屋我就注意到这幅油画了 起先还以为是他们的收藏 因为真的很美 和我在博物馆里看到的肖像画一样儿一样儿的 裱着暗金色的框
‘我正想问呢!是哪位画家的作品?’
‘这是一位穷画家的作品,画里的女孩儿是我太太八岁的时候。’ 老先生的眼中 含着笑意
‘真的啊?!’
‘是的。七十多年前,这位画家经常去我岳父的花店里买花。有一段时间 他赊了不少账 我岳父感觉他经济
废话
老清老早 废话几句:… Read the rest
1.已婚男女不要碰 再爱都不要碰
- 天下没有完美的人 大多数时候 我们爱上的是自己的幻觉 幻觉中的那个人 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中的本尊 有夸大成分
- 如若真是两情相悦 遇对了人 双方各自(或有婚姻的一方)把自己的内政了结清楚了再继续 光明又正大 昂首也挺胸;但凡不了结的 或者了结不了的 立刻立即马上断 不要拖泥带水 害的是自己
- 一个肯为了你(口头)放弃家庭的人 跟你结合之后 也可以为了另一个人(口头)放弃你 别把自己看得太特别
2.遇到不靠谱的人怎么办
- 一旦发现 立刻立即马上断 不要唧唧歪歪的念叨什么丧失了几年的青春 需要这样那样的赔偿
- 青春
美食纪录片
这些天看陈晓卿主导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舌尖》的原班制作团队。… Read the rest
看着看着 就很感慨
一是感概好吃的美味太多 从这个角度来讲 生而为人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二来感慨人类智慧在某种程度上 真是惊人的相似 地球这端的人和地球那端的人 不需要言语 不需要互通往来 各自揣摩出来的生存方式 烹饪方法 竟是如此的雷同
三是觉得人类又是如此的生猛、残酷以及贪婪 貌似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一个 什么都愿意找来吃 什么都敢吃的物种吧(不是的话请纠正我)其它的物种大概都只会在自己的食物链内寻觅 不会想着要去侵犯食物链之外的世界
整部纪录片拍的是挺好的 就是看着某些场景 感觉有点儿不
百合花开
早晨起来 一个晃神儿 惊喜得发现 客厅里的百合花开了… Read the rest
刚开始是白色的花骨朵 然后花尖处开始透出粉色 随后花尖处张开一点点的小口子 慢慢慢慢的打开 最后绽放 露出深红色的花蕊
我笑着对柯里说: “看来 这些天滚动播放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 很是对百合花的胃口 长势喜人!”
笑归笑 可我其实是真的相信 植物也会有自己偏好的音乐
如果对着百合花放重金属音乐 对它们来说 估计是一种摧残
这并不是说重金属音乐就不好 而是说 要想植物生长得好 就要给予它们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与照顾
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 同样长于一根根茎上的百合花 有的开的早 有的开的晚 各有各的节奏 急不来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
体面
几个星期前 听公婆说起 柯里的大姨夫突然进了医院 经检查 说是脑子里发现肿瘤… Read the rest
由于肿瘤长的位置异常刁钻 再加上患者本身已是八十岁的年龄 治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预估的存活时间:一个月
和那对“葛朗台”夫妇不一样 这对老夫妻我尤其喜欢(当然 其他的长辈我也喜欢 每一对都各有特色)喜欢的原因在于:他们年轻的时候 在不同的国家都生活过 言谈举止更加国际化 视野也更开阔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我正在准备圣诞卡
柯里问:“大姨夫家,还要寄圣诞卡吗?这么悲伤的时刻。”
我想了想:“为什么不呢?圣诞节还是要过的呀!”
卡寄出去几天后 收到大姨的电子邮件(讲真 挺佩服老太太的 现
Yang的来电
朋友自幼成绩优异 从东北老家考到大上海 与妻子相遇 成家 一路顺风顺水… Read the rest
女儿一岁半时 被外派到英国 一年回家三四次 短暂停留
辗转欧洲各国十余年 工作算不上忙碌 生活也还惬意 只是女儿成了自己和太太的心病
十三岁了 和父母关系时远时近 言行举止也常常让朋友夫妇摸不着头脑
给我电话 倾诉了近三个小时 谈起女儿第一次去幼儿园时的活泼开朗、欢欣雀跃 谈起自己和太太十三年前其实并没有准备要孩子 只是被双方父母催的急 谈起自己心底里深深的内疚 觉得错过孩子太多的成长瞬间 以至于都不太明白 女儿怎么就已经十三岁了 也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缓解父女关系 能够弥补女儿心里的划痕
我和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