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想照到现实之初来乍到

2009年9月14日凌晨1点30分 飞机离开浦东国际机场 前往法兰克福

没有兴奋 没有憧憬 只有无法遏止的头痛
全程近13个小时 旁边的黑人GG一坐下就没站起来过 中途只变换过三次坐姿 让人好生佩服
 
到达法兰克福机场 已是德国时间上午7点45分
顾不上吃东西 拖着俩沉沉的行李箱 开始找火车站 
因为行李太重 好几次差点从手扶电梯上摔下去 还好后面的人总是足够强壮 可以挡住我以及我的大箱子 
 
凭着直觉 找到自助售票机 打印好开往杜伊斯堡的火车票 
车上白发苍苍的列车员来回走动检票 就像动画片里一本正经的老大爷
这一路上我都在算计 要怎么开口才能让他允许我拉拉他的胡子
Read the rest

北京 秋夜

20:58分 北京的秋夜 窗外依旧车水马龙 霓红灯闪烁
 
一周后的20:58分 我会在哪里? 做着什么呢?
 
朋友们都在问 会觉得excited吗? 
坦白说 我没有这种感觉 我甚至都不觉得那是个很遥远的地方
或许 等我真得到达 我会兴奋得无法入眠 又或者 茫然得不知所措.
 
下午在老北京胡同口的小房间里 阳光从窗口倾泻进来 我从衣柜的镜子里看见阳台窗户外有一只娇小的猫咪 探着头 向我张望
我走过去 微笑着同它打招呼
它轻声呢喃的样子 可爱极了
 
晚上在北京闹市区的公寓
Read the rest

有些话 有些道理

A.
无意中看了一部美国影片《The Prize Winner of Defiance Ohio》, 主演朱莉安·摩尔. 

一位漂亮、智慧、乐观并且坚强的母亲, 一位性情不定、内心却热爱家庭的父亲以及十二个孩子.

"They can take anything from me, but they cannot take away my dignity."
 
B.
终于有时间可以沉下心情 拿起枕边的《Little Woman》 一页一页得翻过:
 
Mrs. March said, in her serious yet cheery w
Read the rest

Last Working Day

2009年7月3日 

Last Working Day 千言万语 无从叙述 只有满心的感激 

迟到的祈祷

清晨胃痛
翻来覆去睡不着
 
打开手机
看到妈妈发来的一条简讯
简讯上说 LB凌晨三点摩托车出车祸了 估计生还希望很小 她感到很难受

一时间 我有些恍惚 从床上坐起来愣了几秒 又看了一遍简讯 确认这是真实发生着的事
 
上班途中
我一路祈祷 一路祈祷 虽然并不知道上帝是否能听到
 
早晨8:40分
我被告知 他走了...
 
LB算是我小学时代假期里唯一的玩伴了 青梅竹马一般
由于两位妈妈是好友 作为孩子的我们自然比较亲近
大院里的叔叔阿姨们都曾执着得认为:这两个小朋友“很登对”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LB说: "我是来陪你玩的."&nbs
Read the rest

Prayer

当我还是个孩童的时候
我会疑惑
为什么电视上的人总是打来打去 打到满身是血
他们不痛吗?
为什么电视上的人还会哭得惊天动地
他们有那么悲伤吗?
 
当我大一些的时候
我明白了
打来打去的原因有很多
它可以是炫耀意气的表象
它可以是发泄愤怒的方式
它也可以是 为了权利或利益而宣起的战争
人们痛哭
是因为
他们失去了亲人 朋友 
失去了和他们有着共同回忆的同伴
 
当我再大一些的时候
我发现
除了战争, 疾病 自然灾害也可以轻易得夺取一切生命
这时候
我的心底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从最初的疑惑
到小小的畏惧
到平静的接受
再到习惯性得暗示自己说:想做的事一定要做, 虽然不一定做得到;
Read the rest

影片《Message in a Bottle》

拍摄于1999年的美国电影《Message in a Bottle》
改编自著名作家尼可拉斯 史巴克1998年的同名畅销小说
Kevin Costner和Robin Wright Penn分别饰演男女主角Garret和Theresa
Paul Newman饰演男主角Garret的父亲
 
如此上座的一部电影 自然评价的人无数 
 
Garret为救遇难的家庭葬身大海
留给父亲和Theresa无尽的哀伤 
可那就是真实的他 
因为是他 所以值得被爱
 
幸福的时光如烟花般短暂
所以才弥足珍贵
 
Read the rest

人生意外之无法决定谁将与我们相遇

周末和摩羯女外出晒太阳
一路上好不惊喜 
 
被迫带上口罩的"狗太郎";
小到能被一手握住的猫咪;
创意非凡的情侣T恤;
搞怪的喜羊羊、灰太郎玩偶;
真的是非常有意思.
 
晒着太阳 想着各自十年后的生活
不由有些惘然
 
十八岁的时候 虽然不太清楚十年后自己会在哪里 做着怎样的工作 但远景是美好的 并执著得相信着那份美好
二十八岁的时候 似乎有着明确的目标 却不敢轻易得相信那天的到来
 
越来越确信 我能够掌控的只有自己 或者说 只有90%的自己
就好像
我永远无法预知 在生命的长河中 谁会与我相遇 而相遇后又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