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 Read the rest
或多或少 都会有无助的时候
当我无助时
90%的情况下 我会望着天花板 听着时钟滴答响 试图回避已发生但无法凭自身能力解决的状况
当懵懵懂懂一觉醒来之后 我要做的就是
打起精神 转动脑筋 想办法把事情处理掉
相似的情形出现多次之后
我突然发现
当无力的感觉再度袭来 心里出现的第一个声音是:爱咋咋的 就这样了 即便糟糕到极致 又怎样...
可不是吗
即便糟糕到极致 又怎样?
这就好比说
**城市不相信眼泪
要哭给谁看去
蟑螂会因为你哭它就乖乖得离开?
下水
别急 慢慢走
邻居阿姨家的鸟儿是不是恋爱了?
细想想已经四五天没听见它喳喳叫唤了
说起来 哪天不是在它执着的叫唤声中无奈爬起床的
老清老早的
今早心情不错 听着杰伦的新歌 一蹦一跳得下楼 遇上邻居阿姨买早点回来
“别急 慢慢走 当心摔着...”
突然愣住
这话好像在二十年前经常听到的 每天似乎都能听到 直到小升初
想来 有二十多年没在同样的场景下听到人家的叮嘱了呢
2008年10月21日
Beautiful Life
A.… Read the rest
在LC路上住了将近一年半 却还没有觉得腻味.
这对于我这么一个喜好折腾的人来说 实在有些奇怪.
有时候想想 这片儿真不是我理想的扎营地:没有大面积的绿化, 满街的小吃店, 一到雨天, 路面上油腻腻的, 还泛着味儿.
可我依然安心得住在这儿 很踏实.
屋子很小 一室而已. 家用电器俱全 不过只有电视和热水器是正常工作的. 八九个灯泡,其中四五个是亮的.
这些对于我而言 已经足够 至少就目前而言 足够.
上海老房子, 一梯四户.
每天下班回家, 隔壁家阿姨养的鸟已经笔直得立在笼子内壁旁进入梦乡了.
有时候心情不好 我会幽怨得看着它: "你怎
恍如隔世之光影生活
周末两天 看完了王小慧的《我的视觉日记》.
其实早在两年前就想把书买下来读 可不知怎么的 每每在书店里看到它 还是犹豫再三 最终放弃.
书很厚
一口气看完觉得头都有些痛
毕竟那是十五年间的真实历程 仅用一两天的时间是不可能消化掉的.
认同感 恐怕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达到内心共鸣的唯一方式.
"凡做一件事前先问自己, 这件事是我自己真的想做的还是别人想我做. 如果是别人想我做的, 你就要掂量一下是否值得去做和你是否有条件去做(包括时间、精力、兴趣等等), 条件不够就不要做".
2008年8月11日
恍如隔世之积极生活
不得不承认 自己生活得有几分辛苦.… Read the rest
我知道90%的人都过得辛苦
无论是体力上的 还是心理上的.
我觉得自己辛苦
是因为
相对于放弃掉的舒适生活轨迹 现在的日子显得劳心劳力.
然而
我是自由的.
用二十三年的时间 换来了自由.
我依然感激父母 对自己曾经的叛逆最终报以宽容的态度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
一切向前看.
偶尔也会伤心难过
为自己支离破碎的童年心酸
但好歹撑过来了
所以 没什么大不了.
大学二年级 坐在窗边熬夜看完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
在齐秦的音乐中写下日记
合上
恍如隔世之一人一世界
早上坐在公交车上 突然想起徐志摩, 沈从文那些个文人墨客的作品
发觉
某些女人可以终其一身守住对自己深爱男人的承诺 靠着回忆 亦苦亦甜得走到人生尽头
而如此片断 在男人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即便发生 也会让不知渊源的人觉得这"故事"有几分不太寻常
女人和男人 原本就不一样 又怎么可能全然了解呢
放各自一马
毕竟 这个世界上 谁都不是谁的谁...
流水账
周末 翔翔来上海玩.
两个月没见 这孩子竟然长到跟我一般高了. 不禁有点小感慨.
我没可能再长高喽, 定型了已经.
坦白说 我不知道该带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玩些什么才好.
一天半的时间, 陪他去了蔡元培故居, 宋庆龄故居, 一大会址, 新天地, 天主教堂, 油画展廊, 看了<功夫熊猫>, 就是这样.
待续......
一些有意义和没意义的事
A.… Read the rest
翔翔说七月初会跟他父母一起到浙江, 还说他可能有机会转去那里的一所重点中学念书, 我很开心, 觉得这是个很棒的消息.
七天后的昨天, 开始有些担心, 因为一直没有收到这孩子的短信.
其实并不明白自己在担心什么, 人家有父母的, 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吃晚饭的时候, 丫头H盯着我说: "搞不懂你, 又不是你的孩子."
我笑笑: "恩, 我也搞不懂自己".
下午, 翔翔发来消息说已经到浙